作者: ZZZZZZZZZ9 (Z9)
標題: [轉錄][轉錄][跳躍] 假如我還是個大一學生
時間: Sun Jan 17 23:39:59 2010

※ [本文轉錄自 Hanason 看板]

假如我還是個大一學生

【新生入門學習書院系列演講之十一】
時間:2008 年 9 月 1 日
地點:臺大視聽小劇場
講者:梁庚辰 (臺大心理系教授)
講題:假如我還是個大一學生
整理:劉蘊芝 (臺大外文畢)

內容:

先跟同學介紹一下我唸大學時的時代背景:民國六十年我進大一,當時大專聯考分成甲乙
丙丁四組,班上唸丙組的同學只有三個人不以醫科為第一志願:一個是以第一志願進臺大
心理系的我,一個是現在動物系的嚴震東教授,另一個是中興大學獸醫系的系主任。

當時台灣經濟正在起飛,到處都在進行現代化的建設,但百姓不是很快樂,因為當時台灣
的國際地位雖然比現在好,卻處於不穩定的危險狀態。我唸書時的臺大校園較小,椰林大
道走到底不是現在的總圖,而是保健中心;現在的體育館是從前的僑生宿舍;當時最氣派
的建築是五層樓高、有電梯的新生大樓;很多系沒有獨立的系館,有的系還需要共用一個
系館。當時新生訓練講的不是讀書的方法,而是一堆規矩,感覺學校是用恐嚇的方法要求
學生不要犯規以完成大學的學業。

當時必修課很多,幾乎佔滿所有的上課時間,選修課很少,也沒有太多選擇的自由度,而
通識課則根本不存在。我今天早上還遇到一位比我早十五年畢業的校友回校訪問,他說當
時學生修外系的課會被教務處認為是件很麻煩的事,系上還會覺得你對本系忠誠度不夠。
所以剛進臺大的我有點被嚇到,便一直維持高中用功的唸書習慣直到畢業,以每個學期都
拿書卷獎的成績升上研究所,一切順利到我以為我沒有什麼問題。

但是,到我出國唸書後才發現我這樣唸大學是大有問題的。唸博士班時我遇到不同學科背
景的同學,有來自生物系的、哲學系的、還有化學系的,雖然他們通通被收到心理系來研
究心理問題的神經基礎,和他們交談卻讓我發現自己的知識是如此貧瘠。更有趣的是當我
問我的指導教授大學主修什麼時,他的答案竟然是音樂;他在因緣際會之下踏上研究心理
學之路,並在二十年前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士。

博士讀完後我留在美國繼續做博士後研究,有次和實驗室導師走在街上,他跟我說:「梁
,你知道嗎?多數人都不知道怎麼蓋好一個房子,蓋房子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屋頂怎麼收尾
。」我問他:「你不是學神經藥物學的嗎?怎麼會對屋頂有興趣?」他說:「我大學學的
是建築,因為修了一門心理系的課覺得很有趣就轉到心理系來了。」我才發現學問並不是
選擇一個領域後就要一直不變地追求下去,很多人是在大學做了很多嘗試才慢慢挖掘出自
己的興趣並做出決定;雖然大學時我也修了一些其它的課,但整體而言我覺得我只懂心理
學,其他領域的知識跟別人簡直不能比。於是我開始重新檢討:一個人進了大學應該要做
什麼事?直到昨晚我還在思考這個問題,以下就是我整合了這幾年來的想法。


[1;36m大學教育的兩個目標[m

首先我要問:大學的教育目標是什麼?我認為,第一,在知識上,大學教育應強調通才教
育。雖然學校會要求學生選擇一個主修的領域,但同學的知識應超越這個領域,例如你知
道你專業的領域要討論某些問題,和這個問題相關的知識都要涉獵,不要被課堂限制。

第二,在人格上,大學教育應促進學生自我成長。從小學到中學我們的成長路徑大致被設
定好了,小學畢業後進明星國中,國中畢業後要擠進明星高中,高中畢業後擠進明星大學
。現在各位已經如願以償,目標似乎已經完成,沒什麼好奮鬥了,其實奮鬥現在才剛要開
始,你們的人格現在才要開始養成。進了大學各位應該設定真正的「自我目標」,學會「
自我負責」,亦即是成是敗都要自行負責,而不是怪罪別人。大學也應教學生學會「自我
思辯」,就是不時停下來反省自己做對、做錯,以及如何改進的能力。最後,「人我關係
」也很重要,因為自我的產生來自社會,所以重視自我的同時也要重視人我關係。

[1;36m通才教育[m

接下來我要詳細說明這兩個目標。大學的通才教育還可細分為兩點:一、不同的知識範疇
,二、不同的知識來源。就第一點來講,不管同學來自於何種領域,都要涉獵不同領域的
知識,從基礎科學,如物理、化學、地球科學、宇宙學、二十一世紀的顯學—生命科學,
到人文學,如文學、人類學、哲學、語言學,甚至社會科學以及計算科學
 (computational science) 都要選一個學科涉獵。同學可能會問:學校不是有開通識課
嗎?我要很不客氣的說,臺大很多通識課是營養學分,不能幫助同學達到了解該學問的目
的。我所謂的通才教育,是期盼各位選修它領域的課程時,可以達到該系中高年級的程度
。例如你來修心理系的課,你應該讓自己有心理系大三的程度,讓自己有能力和該系的同
學討論的程度,這樣才算了解這門學問,這就是哈佛通才教育的理念。

第二,就知識來源來講,各位在高中都習慣以念課本、筆記,做考古題的方式應付考試,
即使進到大學我也不否認這種方式可以讓你考試得高分,但這並不會讓你知識有所增長。
進到大學應該要有不同的知識來源,教科書與課堂指定讀物乃是最基本的知識來源,除此
之外,圖書館是很棒的知識來源,尤其臺大的圖書館在全國大學中首屈一指,裡面有很多
其他大學沒有的藏書,還有很多老師無法教你、沒時間教你或是老師不懂的知識。我碰過
一個英國教授,他說他們在英國一學期只要教一門課,我問他:「東西這麼多怎麼教的完
?」他告訴我: “Send them to the library, and they can live by themselves!”

另外,同學也要養成看報紙和雜誌的習慣,我所謂的報紙是報紙的正刊,雜誌是指經濟學
人、時代等正經的雜誌;你應該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,思潮正在如何轉變,因此
試圖為自己訂一本雜誌,文學也好,政論性也好,培養出長期閱讀的習慣。媒體網路也是
不錯的知識來源,相信各位不會錯過,這也能讓各位學習到很多知識,尤其是較新的東西


最後,期勉各位不要把學習侷限在正規教育 (formal education) 上,所謂正規教育是指
可藉由老師嘴巴傳授、文字表達的知識,但心理學有提到一種稱為「內隱學習」的學習,
指的是老師沒有講出口,你卻可從他的行為舉止學到東西。為了習得這種學問,我建議同
學大二就跟著老師做實驗,加入他的工作室或研究團隊。前陣子我聽到京都大學有個叫
 pocket seminar 的制度,內容是每個教授每年可挑選五個大一新生跟著他,不論是早上
進辦公室、開會或訪客造訪,這些學生都可以在旁邊觀摩學習,如此維持一年的時間。剛
開始沒有教授要收學生,但現在已有三分之二的教授願意收 pocket seminar 的學生,因
為他們體認到學問的追求除了言教,還有一部分是建立於教授的身教,而大學正是提供「
典範」這種資源最豐沛的地方,希望未來臺大也能起而效法。

[1;36m自我成長[m

談到大學生的自我成長,其實各位從一出生就在漸漸地形塑「自我」,但多半是無意識的
。上了大學,人才會真正去思考自己要變成什麼樣子。這是因為從小到大,社會或父母早
就幫你們把路鋪好了,大家只要照走就可以了,但有的人不像各位這麼不幸,例如
 Benjamin Franklin 中學就輟學去當排字工人,這逼得他中學就開始想:我真的要當一
輩子的排字工人嗎?各位沒想過這個問題沒關係,從現在開始想都還來得及。

要使自我成長首先要訂定「自我目標」,簡單講就是「我的志願」。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
個實驗,他們把智力測驗成績完全相同的學生分成兩班,告訴其中一班說:「你們的智力
測驗成績很高,是屬於天才型的學生」,並告訴老師這班屬於前段班。然後告訴另外一班
說:「你們的智力測驗成績不高」,並告訴老師這班是所謂的後段班。經過一年的學習,
原本基礎相同的學生在同一個老師的教導下竟有天壤之別;被告知是資優班的學生成績比
另一班高出許多。促成這個差異的因素就是心理學「自我實現預言」(self-fulfilling
prophecy) 的概念,心理學很多研究也顯示,人一生的成就和智力沒有太大關係,而是和
自我期許密切相關。

自我成長的第二要素是「自我負責」,兩天前我聽到某系系主任說:「現在學生很依賴,
連轉系、輔系都要爸媽到系辦來處理。」心理學研究顯示:盡心盡力與誠實正直解釋事業
成功的變異大於智力的差異。那自我負責要負責到什麼程度呢?我跟各位說一個故事:有
次我在臺大餐廳吃飯,隔壁桌有個教授對他的研究生說:「你們以為考一百分就算是對得
起大家了嗎?考一百分勉強對得起父母、對得起老師,但是對得起自己要有百分之一百二
十的表現。」希望這句話可以在各位心中留下一個痕跡。

再者,自我成長還須做到「自我思辨」,我建議各位每天起床或睡前給自己留半小時時間
反省自己,規劃一下隔天的計畫,反省一下昨天的行程,「吾日三省吾身」才能改進自己


最後是「人我關係」,我強烈建議同學尋找良師 (role model) 和諍友。心理學研究發現
,一個成功者在回顧其生涯歷程時,會發現對其影響最深的是一個好的人生導師,所以我
建議同學從老師、同學、甚至是未來的上司中尋找一個好的人生導師,這會對一生產生莫
大影響。另外要尋找一個諍友,他可以幫助你,並在你做錯事時給你諍言,要有這種朋友
才有機會改進自己。心理學研究也發現,可以使學習不足的小朋友進步的不是他的老師或
父母,而是關照他的大哥哥大姊姊,他生活和學習的困難都會因這個大哥哥或大姊姊的陪
伴迎刃而解。同樣地,你們也可以在學長姐或學弟妹身上找到擔任這樣角色的人,讓你在
大學四年其中調整人格,做更好的學習。以上就是我的肺腑之言,謝謝大家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ZZZZZZZZ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