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Enthusiastic (Future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蔡菁容國際工作履歷
年齡:27歲
學歷:台大商學研究所
海外經歷:打進L'OREAL行銷策略全球決賽;到歐洲最大工業氣體大廠Air Liquide實習;
被波士頓顧問公司錄取,派至香港上班
最大收穫:學會跟各種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,直接看見各地的文化和想法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自己創造機會 讓世界看見
沒喝過洋墨水 跨國企業照樣搶人
她在學時參加海外比賽、出國實習累積國際經驗
七十一年次的蔡菁容,是台灣「土碩士」,家境小康,在大三之前,就跟其他人一樣,
她從未想過要出國工作。然而現在,她卻身處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大樓三十四樓,從會議
室看出去,維多利亞港的景致就在腳下。她成為知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(the Boston
consulting group,BCG)香港分公司助理顧問。二十五歲的她,月薪是台灣研究所畢業生
四萬元月薪的兩倍以上。
二○○七年,她從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前,兩封來自國外企業的錄取通知書就送進她的信
箱,其中一封就是波士頓顧問公司。「像她這樣一畢業就到國外工作的人,一年也只有一
、二個,」台大商研所所長郭瑞祥說。在她這一屆的研究所同學中,除了另一個在中國工
作的同學,她是唯一拿到海外工作機會的人。
雖然念的是台大,但比起新加坡、香港的學生,蔡菁容的出國交流機會不如競爭者,她如
何讓自己被國際看見?
大學時代,「讀書我倒沒這麼認真,我選我有興趣的科目上課,」她最有興趣的是國際標
準舞,有時一個星期要練上二十小時的舞,如果老師不點名,她也會蹺課。課業、社團和
愛情三門學分,她都沒有缺席。但是大四時,出國工作的念頭,在她腦中開始發芽。因為
那年,她認識了一位電機所的朋友,「他是一個很國際化的人」。有一次,蔡菁容參加他
的聚會,「參加的人,各個國家的人都有,」他們討論的是世界各地的新聞和文化,她開
始意識到,外面還有另一個更大、更有趣的世界。
大四那年,她和同學參加L'OREAL的行銷策略競賽,每晚,他們在肯德基討論到晚上十一
、二點,得到台灣區冠軍後,接下來進階巴黎總決賽,準備過程打開了她的國際視野。
像找外文系教授、業界人士指導他們用英文簡報,才發現「原來商用英文跟一般英文完全
不同,」光文法、字彙正確還不夠,用字還要精準。
在巴黎L'OREAL總部,她們和來自全球四十個國家的第一名競爭。同一個案子,各國團隊
提出的行銷想法,大異其趣。過程中,跟不同文化的人相處,也是另一個考驗,「一開始
在會場,我也只能跟其他人聊,『你從哪裡來』之類的笨問題,」她說,慢慢的,她發現
如何社交、找話題的技巧,要怎麼跟義大利人、西班牙朋友打交道,跟日本朋友打招呼的
時候,又要注意什麼。她印象很深刻,另一個二十歲的香港女孩,年紀雖輕,卻已經去加
拿大交流過,還曾在印度的飯店實習。
蔡菁容雖然最後沒有得名,卻因此確立以後要成為國際人的目標。從法國回來之後,她盤
點自己缺少的,正是國際經驗。因此,研究所一年級升二年級的暑假,她申請到法國,
歐洲最大工業氣體公司Air Liquide擔任實習生。她不懂法文,對工業氣體的產業知識也
一無所知,連最簡單的溝通也會產生誤會,不確定的環境,考驗她忍受挫折的跨國適應力
。
每天上班的前半小時,「大家就會跑來跟你碰臉頰、打招呼」,下午大家聚在一起喝咖啡
,五點鐘一到,大家就準時下班,到賽納河旁散步。有一次蔡菁容不小心工作到晚上六點
,老闆用比平常嚴厲的口氣半開玩笑警告她,「擅自加班可是違法的唷!」下班出了辦公
室,蔡菁容就成了張嘴的啞巴,「我的手語比法文好得多」她大笑。「bonjour!」,如果
迷路,她會先用法文跟對方打招呼,把對方「騙」過來,再試著用英文溝通,如果不行,
甚至畫圖、比手勢,最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這次實習,其實也是Air Liquide決定要不要聘用她的觀察期。她被指派設計一個橫跨歐洲
十幾國、不同語言的線上目錄。如果只是埋頭苦幹,最後恐怕也要棄械投降,但她跟法國
同事變成朋友,有同事的幫忙,她才能專注想清楚設計目錄的邏輯。在她畢業的那年,
Air Liquide決定聘她到巴黎工作。
在台大,像蔡菁容一樣聰明的人並不少,但能深入接觸不同國家職場和文化的機會,卻並
不多。她的一些同學們也申請出國當交換學生,但多數人只修修學分就回國,像她這樣到
國外比賽、實習的卻不多。因此,她在找國際工作的時候,更能掌握訣竅。譬如,她會練
習「電梯簡報」,「你得在搭電梯的短時間裡,把公司要解決的挑戰,改變的重點問題,
和你認為的解決方案,全部講清楚,」她說。
「我被問過最困難的問題,就是在十五秒內介紹自己,」這個題目難在,如果別人學業成
績和課外活動跟你一樣亮眼,你怎麼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,「我先告訴他我跳國標舞的
經歷,接著才告訴他我是台大商研畢業的,再解釋為什麼跳舞的經驗讓我與眾不同,如何
改變了我的Mindset(心態),成為多元的人。」
經過三年的累積,當她申請波士頓企管顧問公司的工作時,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。
「跟新加坡、香港的對手相比,只要英文不要差太多,中文確實是我們很大的優勢。」
善用數字,履歷表四行交代清楚
從寫履歷表開始,她一行一行的端出自己過去累積的成績:第一行,先說明自己得過
L'OREAL競賽台灣區冠軍、在Air Liquide的實習經驗;第二行,寫明自己是以前一○%
的成績,畢業於台大工管系,即將從台大商研所畢業;第三行,說明自己曾參加過麥肯錫
的校園學者計畫,對顧問的工作並不陌生;第四行,她說明自己的個性和跨國生活的適應
力。接下來,她並精確運用數字,列出像獎學金的金額,和她一起參加比賽的參賽者人數
證明自己的成就難度,把自己的國際經驗、重要成就、個性都交代得清清楚楚。
面試時,波士頓顧問公司的主考官,丟出一個水泥產業的個案,要她在四十分鐘內,分析
這家公司為什麼雖然賺錢,營收卻經常上下擺盪。她雖然不熟悉水泥產業,但營收的起伏
看來卻有些共同的規律,她丟出一個一個問題縮小解答的範圍,答案忽然變得很簡單,
「這家公司的營收起伏,其實是因為景氣循環,」她的邏輯說服了主考官。
最後一關則是個性,主考官再問:「你遇過最挫折的事是什麼」,「去法國實習學到什麼
」等問題,測試她的個性在不同文化下工作的反應,最後,她順利拿到波士頓顧問公司的
工作。
「你為什麼想出國工作?」我們對她比同儕更早國際化的動機,仍然不滿足。她這樣答道
,「我發現,這個世界就像個大房子,台灣只是其中一個房間,我想看看,其他房間裡究
竟還有什麼?」
她實現了願望。蔡菁容的例子證明,要從一個好學生到國際人才,語言力、表達能力,和
國際移動的性格都得打基礎。只要懂得準備,沒喝過洋墨水,照樣成為跨國公司爭著要的
人才。
--
- Mar 13 Sat 2010 14:33
[台大] 工管 商研 蔡菁容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